“學校教育”不能等同“家庭教育”,這堂課家長
“我死了你們就高興了,你們只想要一百分,不想要我。”當女兒站在雨中喊出這樣的話時,南儷(宋佳 飾)無法想象,那個曾經站在舞臺中央領唱,還給電視臺錄制節目當小主持人的女兒,怎么會變得如此歇斯底里,是自己錯了嗎?
這是熱播電視劇《小舍得》當中的劇情,因為故事中家長和孩子們的故事,就像現實中各種教育問題的映射,一時引起全網熱議。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怎么會逼得孩子如此反抗?到底應該教孩子些什么?是不是交給學校就行了?讓孩子多報輔導班、多學習,搶占起跑線難道錯了嗎?如何才能讓孩子既能健康成長,又能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
竺亞君博士接受專訪
帶著諸多疑惑和問題,我們采訪了“開心老爸”創辦人,知名親子教育專家竺亞君博士。
2012年,從美國回到中國的竺亞君博士受邀來到杭州,創辦“開心老爸”教育,以線上+線下,父母+孩子共同學習和改變的方式,幫助了無數親子家庭。2015年,他還將自己多年的親子教育經驗整理匯集,撰寫《解讀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如今已數次再版。
竺亞君博士給讀者家長簽書
① 世界上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家庭教育
“我發現許多企業家事業做得很大,幾百號人的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卻管不了自己的孩子。”當被問及從事教育事業的初衷時,竺博士如是說。
原來,竺博士在美國學習的專業并不是家庭教育,而是社會心理學。有一次在清華大學給企業家上猶太財商課程,當他無意中講到如何教育孩子時,聽課的企業家們興趣大增,對他們來說,聽一堂如何賺錢的課,遠不如聽一堂如何教育孩子的課有價值。
這一堂課讓竺博士觸動很深,自那時起,他開始嘗試把猶太家庭教育分享給大家,一做就是十多年。
如果走進教育行業是需求市場的主動選擇,那么寫就《解讀孩子的心靈密碼》,則是源于竺博士對自己孩子教育的成功使然。
竺亞君博士與兒子在哈佛大學合影
“2013年我和兒子在美國哈佛大學講學,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門前,兒子這樣告訴我:‘爸爸,我能夠走到今天和您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分不開的,對我影響最大的不是老師,也不是學校,而是您對我的鼓勵。’”
兒子的這番話觸動了竺博士,他用兩年多的時間,寫就《解讀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講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當談到這本書的價值時,竺博士非常誠懇地說,其實這本書并不是一本成功案例,而是一本“失敗之書”。
“在書里,我講了許多自己失敗的經歷,因為我當年就是一個離異家庭,我理解單親家庭的生活。父母在離異之后,受最大傷害的就是孩子。在本書里,我重點講到的是我如何修復與孩子的關系,并讓他們健康成長。如果說這本書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倒不如說是淚水和失敗的經歷,對很多家長會有一些啟發和經驗可循。”
一路的失敗和淚水,更能發人深省,給人指路,也更能讓讀者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一切的開始,不在孩子,而在家長。
“孩子的改變,首先是從家長開始。世界上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家庭教育。”竺亞君博士的肺腑之音,振聾發聵。
② “學校教育”不能等同“家庭教育”
在教育領域十數年工作下來,竺博士常常讓自己直面各種不同的家庭問題,在諸多的挑戰中,他認為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最大的誤區: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混為一談。
“很多家長常常認為反正就是學習知識,有一個好的學校、好的老師,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不就是成功的教育嗎?”
其實不然,“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竺博士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能不能成才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在于他品格的建造。而品格的建造是屬于家庭教育的范疇,家長們很少注重孩子的品德建造,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常常告訴家長的是: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聯手合作,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只有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孩子才能夠全面地發展。”
既然家庭教育這么重要,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具體地進行呢?
竺博士給出了細致的解答:“我把家庭教育總結為三個方面:素質教育、賞識教育、天賦特質。孩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孩子0-6歲,我們稱之為陪伴期。陪伴期的時候,素質教育顯得特別重要,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規則。
7-11歲是成長的第二個階段,我們稱之為教練期。這個時候賞識教育就很重要,家長的表揚或批評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你怎樣評價孩子,孩子就會變成怎樣;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就怎樣評價孩子。
孩子在12-18歲我們稱之為理解期。孩子長大了,開始走一條以自我為中心的路,在這條路上尊重理解,挖掘孩子的天賦顯得特別重要。我在《解讀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里有詳細的論述。”
③ 線上+線下,家長+孩子,“開心老爸”帶你共同改變與成長
算起來,竺亞君的“開心老爸”在杭州已經有9個年頭。除了有書中的論述,“開心老爸”的線上課程和線下營會,也成為無數家庭共同改變和成長的一方樂園。
“開心老爸”在線上推出的《成就孩子偉大的夢想》和《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兩大課程體系,主要針對家長。不僅在中國、意大利、法國、日本、新西蘭,美國等地都有很多學員。
“有華人的地方幾乎都有我們的學員。可見,親子教育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學員在線上學習反映都非常好,許多家長含著眼淚告訴我說;竺老師,如果我早一點學你的課程,我的孩子就不會這樣。”
看到家長們有收獲,看到一個個親子家庭的教育問題,因為“開心老爸”而有所改觀,竺博士既欣慰又驕傲。
當然,光家長改變一定是不夠的。所以,線下的“開心老爸”營會也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專門針對孩子而設置的課程。
“我們在全國建了很多咖啡廳,讓孩子們到咖啡廳里實習。把孩子從虛擬世界帶入到現實世界,當孩子發現現實比虛擬還好的時候,他們才能夠放下手機。”竺亞君博士說。
從他講述的一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和親子關系改變的可能:
“有一個孩子在高中被學校開除了,來到我這里,這個孩子特別愛講話,我就挖掘這個孩子的天賦特質,發揮他的語言天賦。他做了服務員,后來還做了咖啡廳的店長。兩年后這個孩子去美國讀大學了,現在已經在美國讀完了大學。我們這樣的案例特別多。”
孩子改變了,家長不僅覺得不可思議,也納悶:為什么我的孩子在家里天天打游戲,怎么到了竺老師這里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竺博士笑著說:“因為我們的目光不一樣。家長看孩子和我看孩子的角度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帶出來的教育方法就不一樣。所以說,孩子的改變首先是從家長開始。”
聽完竺亞君博士的話,感慨萬千。在教育這面大旗下奔忙的,不該只有學校的老師和像竺博士這樣的教育工作者,也不該只是孩子孤獨的身影,沉重的肩膀。
這堂課,始終需要家長一起補,一起上,方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