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山河 藝寫時代——馬常利的藝術足跡
1949年,馬常利先生考入北平國立藝專(后更名為“國立美術學院”)繪畫系。1950年1月,“國立美術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
巴音布魯克草原(油畫)馬常利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美術建設也拉開了序幕。以人民的要求為要求,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表現什么,成為新中國美術創作與發展的方向。這樣的時代要求,也是馬常利先生貫徹一生的藝術追求。
馬先生是鐵路工人的兒子,在鐵道邊撿煤塊長大,其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畫。1949年8月,北平國立藝專招生考試,考前他僅上了一個星期的補習班,考試時畫石膏像,他將暗部畫得很黑,時任北平國立藝專校長的徐悲鴻先生評價道:“這個孩子敢畫,膽子大,好培養。”便將他錄取了。反而同考的很多擅長以炭筆擦畫的方式畫照片的考生沒被錄取,這也印證了徐悲鴻先生所推崇的畫畫要“寧拙毋巧”。
大慶人(油畫)馬常利
馬常利先生195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并留校任教,那年他22歲。留校后,他輔佐丁井文先生籌建了中央美院附中,1977年調回油畫系教授工農兵學員。1979年,油畫系恢復工作室制,馬先生進入油畫系第二工作室任教。他為人和善,總能發現每位同學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在長期的教學中如春風化雨,為中央美院的油畫教學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回顧馬常利先生從學生到教師再到教授的身份變化路徑,回望新中國美術建設從改造傳統文人畫審美情趣到為人民服務的變化道路,我能夠看到馬常利先生的作品具有三個特點,對今天的美術教學有著重要啟示。
第一,“下鄉再下鄉”。從青藏高原到大慶油田,從江西井岡山到山西晉陽,從河南輝縣到河北太行山,馬常利先生的每一次下鄉體驗都能轉化為豐厚的藝術成果。《解放軍與藏民》《大慶人》《荒原鉆探》《收獲時節》……“勞動最美麗”的主題,是他在少年成長時深埋于心的“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觀念的具體體現,講述的是一個全新的共和國充滿激情的建設故事,展現的是團結、奮斗的人民建設新中國的豪情壯舉。
收獲時節(油畫)馬常利
第二,“色彩再色彩”。中央美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的創始人羅工柳先生在考察了歐洲油畫后談到,在蘇聯可以學到代表勞動大眾的色彩語言。馬常利先生是羅先生的學生,從其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馬常利先生也善于從平凡中發現美,表現美。用他自己的話說:“名山大川雖然美,但它的美畢竟與一般人的生活環境相距較遠,因而不易使人感到親切。但那些平凡的景物往往蘊含著巨大的美的價值與魅力。”平中見奇,平易近人,馬常利先生的色彩是溫暖的、祥和的。那些極富個性表達的作品,既是他一生的藝術研究碩果,也是新中國油畫藝術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時代再時代”。馬常利先生一直以忘我的胸懷表現祖國大江南北,表達對所處時代的贊頌,無論是《綠色交響》中對自然造化的創造性表現,還是《秋收起義——向井岡山進軍》里對革命歷史事件的精準再現,抑或是《巴音布魯克草原》所呈現的生活煙火氣,鮮明的時代特色一直貫穿馬先生的創作。這些平凡的畫面故事,在他的筆下漸漸匯聚成偉大祖國的萬種風情,同時彰顯出中國油畫家的文化情懷。
近日,馬常利先生迎來了他的90歲生日,其眾多經典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山河情——馬常利油畫藝術展”上亮相。這些作品展現出馬先生在創作、研究、教學三者并重的藝術道路上長期勤奮耕耘所積累起的豐厚成果,更呈現出一位藝術家懷著真摯的情感走進風景、走進生活、走進人民的堅實足跡。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7日09版)